关税“通胀效应”显现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攻破5
来源:中阳国际期货 作者:qihuo
美国滥施关税的冲击显现,最新通胀数据反映了贸易战的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高于市场预期,为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2.9%,略低于预期,但高于5月的2.8%。
在通胀报告出炉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通胀率较低,美联储应该降息3个百分点,一年可以省下一万亿美元。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引发了众多批评声。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警告称,美联储的独立性“至关重要”。不仅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来说是这样,对下一任主席也同样如此。在美联储问题上玩弄手段往往会适得其反,只会造成与原本意图背道而驰的结果。
市场也更认同美联储暂停加息的观望立场,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美国股债市场在CPI报告发布后双双承压。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在CPI报告发布后,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97%,高于周一的93%。与此同时,9月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至50%左右。
关税冲击显现
美国政府今年以来对主要贸易伙伴输美产品提高或威胁提高关税,这是美国物价反弹的主因。
中泰证券(6.660, -0.01, -0.15%)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通胀总体抬升幅度有限,核心商品CPI环比增长0.2%,显示关税的通胀影响目前仍偏温和。与此同时,二手车价格连续四个月回落,机票价格连续五个月回落,对通胀起到抑制作用,显示消费疲软的迹象仍然存在。
虽然总体通胀数据符合预期,但“魔鬼藏在细节里”。6月美国服装价格环比上涨了0.4%,鞋类价格在连续数月下跌后上涨了0.7%,家具和床上用品价格上涨0.4%,扭转了5月0.8%的跌幅,这些可能均表明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正开始传导至消费者。
杨畅表示,美国6月CPI增长加速,能源项贡献较大,剔除能源与食品后的核心CPI仍处于温和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易受关税影响的核心商品价格已出现抬升,如音响设备价格环比增长2.9%,玩具价格环比增长1.8%。
向前看,美国通胀的短期拉动因素包括关税转嫁对核心商品CPI的进一步支撑,二手车CPI领先指标曼海姆批发价指数也在4—6月同比大幅增长。拖累因素包括7月原油价格有所回落,房价领先指标依然指向房租CPI增速处于下降趋势,6月非农平均时薪增速放缓,服务通胀可控。
需要警惕的是,未来数月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如果美国政府近期对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威胁付诸实施,美国下半年通胀形势或因“关税效应”更加严峻。
申万宏源(5.190, 0.01, 0.19%)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前期关税征收滞后、企业“抢进口”等“暂时性”因素阻碍了关税对通胀的传导,但多项证据指向下半年美国通胀或逐步进入上行区间:自6月以来,美国高频零售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的迹象;各类联储调查的制造业价格指数指向美国商品通胀上行压力可能较大;根据纽约联储调查,多数美国企业表示会在关税成本压力显现后的1—3个月内涨价。此外,8月1日前的贸易谈判也值得关注。